習近平等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

微鏡頭: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這些話意蘊深遠

    2022年10月17日,習近平同志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現場氣氛熱烈。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以“微鏡頭”記錄了總書記對全面從嚴治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深刻闡釋。

講話會議活動考察出訪致電其他圖集視頻圖解書庫

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經濟 政治 文化 社會 生態 黨建
國防 外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帶一路

特別推薦

“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號:xuexidaguo“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號:xuexidaguo
  • 習近平講故事: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7-18)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詳細]
  • 7個關鍵詞,讀懂習近平心中的“永恆課題”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16)  【編者按】最新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詳細]
  • 建設海洋強國,習近平從這些方面提出要求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11)  【編者按】自1405年開始,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舟師七下西洋,拉開了中華民族走向遠洋的序幕,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中國印記。2005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每…[詳細]
  • 這個有關百姓生活環境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9)  【編者按】近日,“垃圾分類”成為網絡熱詞。繼上海市正式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之后,多座城市已將實施垃圾分類提上日程。 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講話中強…[詳細]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聽習近平這樣講述“戰爭與和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7)  【編者按】今年7月7日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82周年紀念日。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紀念全面抗戰爆發、抗日戰爭勝利,目的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詳細]
  • 習近平: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履好職、盡好責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5)  【編者按】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5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緊緊…[詳細]
  • 讀懂這些關鍵詞,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挂的大事”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7-04)  習近平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分裂勢力越是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我們越要加強民族團結,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新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27)  23日下午,習近平考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北京新機場位於北京市南部,規劃遠期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8萬架次,已於2014年開工建設,2019年將建成並…[詳細]
  • 連續六年出席G20峰會 習近平發出過這些“中國聲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27)  圖解:六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習近平提出哪些主張? 【編者按】6月27日至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 從俄羅…[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20)  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詳細]
  • 十八大以來首次訪問朝鮮在即 習近平這樣評價中朝關系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9)  “我堅信,中朝友誼這棵參天大樹一定會枝繁葉茂、萬古長青!” 今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朝鮮《勞動新聞》等主要媒體發表了題為《傳承中朝友誼,續寫時…[詳細]
  • 習近平談科學家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養浩然正氣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9)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科學家精神發表重要講…[詳細]
  • 事關國運興衰!習近平這樣談文化自信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8)  【編者按】“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2019年第12期《求是》雜志刊發了《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文藝創作要有質量、有特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13)  文藝創作要在多樣化、有質量上下功夫。當前存在一種“羊群效應”,這邊搞個征婚節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談戀愛、找對象的節目。看著有幾十個台,但換來換去都是大同小異,感…[詳細]
  • 六年六次講話!習近平的“上合聲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2)  【編者按】6月12日至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吉爾吉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從2013年開始,習…[詳細]
  • 習近平的世界遺產足跡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10)  廈門 “廈門是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創新發展的熱土。” 20…[詳細]
  • 話端陽 品傳統,跟習近平總書記學中華文化傳承之道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07)  粽葉飄香傳萬裡,端午佳節又來臨。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聞名世界的中華文明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載…[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06)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隻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強“四個自信”…[詳細]
  • 習近平談世界遺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06)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習近平 …[詳細]
上一頁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習近平講故事: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7-18)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詳細]
  • 7個關鍵詞,讀懂習近平心中的“永恆課題”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16)  【編者按】最新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詳細]
  • 建設海洋強國,習近平從這些方面提出要求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11)  【編者按】自1405年開始,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舟師七下西洋,拉開了中華民族走向遠洋的序幕,留下了彌足珍貴的中國印記。2005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每…[詳細]
  • 這個有關百姓生活環境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9)  【編者按】近日,“垃圾分類”成為網絡熱詞。繼上海市正式實施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之后,多座城市已將實施垃圾分類提上日程。 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講話中強…[詳細]
  •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聽習近平這樣講述“戰爭與和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7)  【編者按】今年7月7日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82周年紀念日。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紀念全面抗戰爆發、抗日戰爭勝利,目的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詳細]
  • 習近平: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履好職、盡好責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5)  【編者按】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5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緊緊…[詳細]
  • 讀懂這些關鍵詞,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挂的大事”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7-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7-04)  習近平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分裂勢力越是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我們越要加強民族團結,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新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27)  23日下午,習近平考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北京新機場位於北京市南部,規劃遠期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8萬架次,已於2014年開工建設,2019年將建成並…[詳細]
  • 連續六年出席G20峰會 習近平發出過這些“中國聲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27)  圖解:六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習近平提出哪些主張? 【編者按】6月27日至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 從俄羅…[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20)  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詳細]
  • 十八大以來首次訪問朝鮮在即 習近平這樣評價中朝關系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9)  “我堅信,中朝友誼這棵參天大樹一定會枝繁葉茂、萬古長青!” 今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朝鮮《勞動新聞》等主要媒體發表了題為《傳承中朝友誼,續寫時…[詳細]
  • 習近平談科學家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養浩然正氣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9)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科學家精神發表重要講…[詳細]
  • 事關國運興衰!習近平這樣談文化自信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8)  【編者按】“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2019年第12期《求是》雜志刊發了《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文藝創作要有質量、有特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13)  文藝創作要在多樣化、有質量上下功夫。當前存在一種“羊群效應”,這邊搞個征婚節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談戀愛、找對象的節目。看著有幾十個台,但換來換去都是大同小異,感…[詳細]
  • 六年六次講話!習近平的“上合聲音”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12)  【編者按】6月12日至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吉爾吉斯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從2013年開始,習…[詳細]
  • 習近平的世界遺產足跡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10)  廈門 “廈門是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創新發展的熱土。” 20…[詳細]
  • 話端陽 品傳統,跟習近平總書記學中華文化傳承之道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6-07)  粽葉飄香傳萬裡,端午佳節又來臨。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聞名世界的中華文明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載…[詳細]
  • 習近平講故事:“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06)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隻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強“四個自信”…[詳細]
  • 習近平談世界遺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06-06)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習近平 …[詳細]
上一頁5 6 7 8 9 10 下一頁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mingriaudio.com. all rights reserved